查看原文
其他

语言常识 | 甘于恩:粤方言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4-09-12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语言常识 | 甘于恩:粤方言


粤方言传统上叫“广府话”,一般通称“粤语”,两广民众常称为“白话”,外地人习惯叫做“广东话”。


01粤语的通行地域和使用人口

“粤”是广东省的简称,但“粤方言”并不等于是“广东的方言”。粤语通行于广东、广西的许多县(市),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及海外华人社区。广东的粤语较之广东省内其他方言而言,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它通行于珠江三角洲、粤中地区、粤西南地区以及粤北的部分地区。就行政区域来说,广州、佛山、江门、肇庆、珠海、深圳、茂名、阳江、云浮所辖县(市)以及湛江、韶关、清远、惠州、东莞、中山的部分地区,是粤语通行区域。估计使用粤语的人口约4000万。在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粤语(当地人称为广东话或广州话)是社会通用的共同交际语,共有700多万人使用。在海外如南北美洲、大洋洲、欧洲、亚洲的许多华人社区中,粤语也是华人的主要交际用语之一,估计全球华人社区使用广东粤方言的人口约在2000万。合计全世界使用粤语的人数超过8 000万(另一说粤语使用人口超过一亿)。


(配图:暨大风景,摄影:老甘)

02粤语的来源与发展

现代汉语各方言基本上是古代汉语分化演变而成的。不同方言有各自不同的从古代汉语分化演变的过程,通过这些各自不同的历史过程,逐渐形成发展为现代各具独特风貌的汉语方言。任何一种汉语方言,总是存在着两方面的性质:一方面或多或少地表现出由继承古代汉语而形成的共同性的语言现象;另一方面,又或多或少地表现出因种种不同的原因而在发展中形成的与众不同的语言现象。今天分布在各地的汉语方言,它们之间的关系,总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异性的“同源异流”的关系。

粤语具有悠久历史。现代粤语通行地区,处于祖国南疆边陲,跟历史上华夏人民聚居的中原地区距离很远,在古代,这些地方都是所谓 “蛮夷” 之地,居住着一些土著民族。据民族学家的研究,粤语地区的古越民,主要是现代壮族、黎族人民的祖先。在先秦前,这些地方基本上属少数民族聚居地。上古时期属百越之地基本上是古黎族、壮族人民的居地,大概也就只通行黎族、壮族的语言,也谈不上粤方言的形成了。

粤语产生的源头,最早可追溯到秦汉之前。语言的形成和发展是个缓慢的渐变过程,粤语源于汉人南下,秦始皇二十五年派大将王翦平定南越,二十九年,越人叛,又派大将统率大军南进,不久,任嚣、赵佗等奉派率兵远戍五岭,这批部队据称有五十万之众(当非实数)。他们带着中原汉语南来,散居于广西、广东各地,对当地的语言,包括刚刚处于雏型阶段的粤语和各种土著民族的语言,必然都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受秦派遣而来的赵佗后来立为南越王,疆域包括今两广、海南岛及越南北部,定都番禺。从此建立了稳固的南越王朝。已在南粤定居下来的中原汉人,对于南越王的统治自然起很大作用。这些汉人与当地百越土著杂处,难免影响了原居民的生活习俗,而从赵佗开始子孙五代治粤共93年,这期间正是汉越语不断融合的时期,原先以古楚语为基础形成的粤语雏型也就进一步渗入中原汉语的因素,增加了不少汉语共同的成分,特别是书面汉语的成分,逐渐形成一些接近中原汉语的特点,使粤语汉化的因素逐步加强。此时,当地土著民族仍保持着自己的民族语言,未能迅速接受中原汉语,这就构成了汉代岭南地区非常复杂的语言交际环境。正如《后汉书》所说:“凡交趾所统,虽置郡县,而言语各异,重译乃通。”三国时期,北方战乱又使得江北民众常南逃而来,其中一部分越五岭而入粤,在粤北始兴一带定居下来,有的更进一步南下抵番禺(今广州)一带,随着经济的繁荣和南北人员来往的增多,中原汉语和当地语言进一步融合,更增强了向中原汉语靠拢的趋势。至此,早期粤语也向中原汉语成分日益增多的方向迅速发展,而古越语在粤语中保留下来的一些特点仍存在,这就使粤语逐渐形成既体现中原汉语的强烈影响,又保存原有古楚方言和古越语因素的一种汉语方言,粤语从此开始从萌芽状态走上独自发展之路,最终发展成为今天的粤语,它既不同于中原汉语,也不同于其他汉语方言,而是一个深具特色的、糅合古楚语、古百越语和中原汉语而成的汉语方言。

隋、唐以后,岭南地区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唐张九龄扩建大庾岭新路,五岭南北交通通畅,方便南北交往。北人入粤者与日俱增,广东人口剧增,广州一带尤繁荣。唐初岭南45州分属广州等3个都督府,永徽(650—655)后,五府均隶属广州,至德元年(756)升五府为岭南节度使,岭南道成为全国10道之一。广东广西通行粤方言的地区当时都是统一在岭南节度使管辖之内的。到了咸通三年(862),岭南道分东、西两道,广东广西之分自此开始。粤语在语音系统上与隋唐时期以切韵系统为代表(具体反映在宋代《广韵》一书中的音系)的语音系统存在着相当完整的对应规律,同时,又独自沿着它自身发展规律,融合中原汉语与早期楚语及当时“百越”民族语言某些特点于一体的一种汉语方言,在岭南地区作为重要的社会交际工具为人民所习用。

粤语发展演变到宋代,与中原汉语明显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这时的粤语与现代粤语已基本相同,可以说其语音和词汇都已成为现代粤语的基础。

粤语经过漫长的发展,最终成为两广地区最主要的汉语方言。随着岭南地区对外交通贸易的拓展,地处沿海的人民自鸦片战争后移民海外的逐渐增加。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旅居他国侨民最多的国家,散布在世界上各大洲的华人华侨中,以广东籍的最多,这些华人华侨移居海外,就把乡音带到侨居地去,其中操粤语的自然也就把粤语带出去,使这一汉语方言成为海外华人聚居地的重要交际工具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世纪80年代,祖籍广东的海外华人华侨约2000万人,占全国海外华人华侨总数的2/3。其中有说潮汕方言(闽语系统)的,有说粤语的,也有说客家方言的,分布在世界五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居于东南亚、欧、美和大洋洲,其中较集中的有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越南、新加坡、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和澳大利亚。


(配图:暨大风景,摄影:老甘)

03粤语的分片

伍巍(2008)对粤语作了分片,分别是:广府片、四邑片、高阳片、吴化片、勾漏片、邕浔片、钦廉片7个。《广东粤方言概要》(詹伯慧主编)把粤方言分为粤海片、四邑片、高阳片、莞宝片、香山片、桂南片6个方言片。


(配图:暨大风景,摄影:老甘)

04粤语的基本语言特点

(一)语音:粤语内部分片的标准,首先看古全浊声母清化后今读塞音或塞擦音送气、不送气的情况:勾漏片不论平仄声调,今基本读不送气清音;吴化片今一律读送气清音;广府、四邑、高阳、邕浔、钦廉五片古全浊声母今逢平、上声读送气清音,逢去、入声读不送气清音。据此可将勾漏、吴化两片与其余诸片分开。(伍巍2007)此外,粤语的声调较多,通常有8-9个。古阳声韵尾-m和入声韵尾-p、-t、-k一般保留较为完整。

(二)词汇:常用词汇中,家多称为“屋企”(语源为“屋下”),什么说成“乜”或“乜嘢”,视觉动词多为“睇”,宰杀称为“劏”,拿多说为“攞”或“拧”,判断动词多为“系”,家禽类的性别语素后置,公鸡说成“鸡公”,母鸡说成“鸡乸”。语义变调较丰富,如广州话高平(如“蚊”)和中升(如“链”)变调,四邑话的低平(如“蔗”)和低升变调,在交际中起到重要的辨义作用。

(三)语法:量+名结构具有指示的功能,如“件衫唔贵(/那件衣服不贵)”、“支笔借俾我(/那支笔借给我)”、“啲嘢唔见晒(/那些东西都不见了)”。体貌范畴较丰富,通常有进行体、完成体、经历体、持续体、回复体等,其中进行体、持续体和回复体较特别,表行为或现象正在进行的助词用“紧”,如“我宜家食紧饭(我现在正在吃饭)”;表行为或现象正在持续的助词用“住”,如“你只手攞住乜嘢?(你手上拿着什么?)”;表行为动作回复的助词一般用“翻”,如“佢做翻先前嗰啲嘢(他重新做起以前的那份工作)”、“叹翻下冷气(享受享受空调)”。


(撰文:甘于恩。本文系《汉语方言学大词典》“粤语”和《岭南文化词典》“粤方言”词条的改写版,与原书有所不同,特此说明


《汉语方言学大词典》,主编:詹伯慧、张振兴,副主编:甘于恩、乔全生;《岭南文化词典》,主编:左鹏军



END




本期编辑|罗菲

本期审读|罗菲

责任编辑|甘于恩

版权归语言资源快讯所有,转载请标注出处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往期精彩回顾

特稿 | 甘于恩:《广东粤方言地图集》后记

新书架丨陈晓锦 著 《美国华人社区粤方言与文化研究》

特稿 | 甘于恩、赵越:粤方言的完成体标记“休”及相关形式

学术探论 | 甘于恩:广东粤方言人称代词的单复数形式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言资源快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